银河国际官网访张润兴: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发展历程及组织模式变化
1959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5年制本科,并留校在机械系机床教研室工作,后调入校办厂设计室任技术员、工程师。1978年8月到教育部生产供应管理局生产管理处工作,于1983年2月担任副处长。1988年4月担任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生产管理处处长,高级工程师。1994年5月正式退休。此外,1986年至2011年间,在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现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任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秘书长等职。
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以下简称“展示会”)诞生于1980年,迄今已经走过了33个年头,截至2013年上半年已举办了64届。由于办会历史悠久,规格较高,规模较大,展示会已成为促进国内外教育技术装备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平台,引领着我国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方向,在教育行业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张润兴老先生从第一届展会开始就参与组织工作,他为我们讲述了展示会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包括诞生背景、筹备工作、重要历史事件等,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重要展会的发展历程。
采访者(以下简称“问”):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如今是厂商云集,据说首届展示会是以三大厂商为主,您能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张润兴(以下简称“答”):第一届展示会是1980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召开的,名称叫做“全国教学仪器生产供应工作会议”。当时是由教育部生产供应管理局主办的,教育部领导也都参加了。按照当时的考虑,主要是进行产品展示,检阅一下当时教学仪器设备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教仪厂生产的教育教学产品。其次才是订货,但当时订货作用还不突出。更重要内容是行政上的一些工作部署。第一届展示会是由生产管理处负责的,我当时在生产处,就一直负责展出布置工作。
答:具体数我也记不清了,几百家肯定是有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参展产品都是由我们生产处来统计。当时参展企业主要是教育部的部属三大厂:沈阳教学仪器厂,武汉教学仪器厂,西安教学仪器厂。这三个大厂都是生产教学仪器的,也会搞一些科研。还有一部分是校办厂,主要生产比较简单的教学仪器。再有一部分是社会厂,我们内部把不属于教育部的厂叫做社会厂。基本上就是这三部分的单位。
问:目前每年都有春秋两季展示会,从1980年到现在一直都是这样吗?展示会的名称好像也有变化?
答:第一次会议是在1980年9月开的,所以这一年就一届。从1981年开始就是一年两届。那时候的叫法比较特殊,1980年叫“全国教学仪器生产供应工作会议”,1981年4月份开始叫“1981年中小学教学仪器补充订货会”,1981年秋季会叫“1982年普教仪器产品订货会”,就是当年秋季举办下一年的订货会,到下一年春季再办一次补充订货会。后来一年举办两次展会的传统就一直延续下去,主要是为供需双方搭建一个平台。也有特殊情况,2003年只办了一届。当时的春季展会代表们都报到了,展会人员也都到位了,但因为SARS疫情决定不开了,移到秋季开。当年9月份在昆明召开了第46届展会。
有了招标采购后会议的功能有了变化。由于各省的大部分采购资金都在招标中花掉了,到展会上订货的就越来越少,所以再叫“订货会”就不合适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叫“供应工作会”,90年代末期又叫“展示订货会”,后来干脆就叫“展示会”了,以适应整个形势的发展变化。有了招标采购后,会议的开法也变了,一方面是“展”,就是供方展示产品,另一方面就是“会”,有产品发布会、经验交流会、学术报告会,与展会同期进行。再有一开始只叫“教学仪器”,后来加了“设备”二字,叫“教学仪器设备”,向着“大装备”方向发展。2011年5月第61届西安会开始叫“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展会的内容也在变化。初期的展品基本上就是我们叫做“常规武器”的理化生学科仪器,体音美的也有,相对比较少。后来有了电教产品,如收录放设备、校园电教网等。再后来信息技术产品越来越多。
答:有几次比较特别。一次是1986年6月5日在北京举办了“北京国际教具展览会”。那时我们在举办了几次展示会之后,积累了一些办会经验。我们到欧洲去,跟世界教具联合会取得了密切联系,他们也愿意到北京来举办国际交流展览。这次展会是世界教具联合会主办、我们承办的,与我们的展会合起来办了,也算进总届数里了。当时国际馆占了大部分,中国馆由我来负责,与国际馆相比要小一些,但都是挑选优质产品来参展。这次展会可以说办得非常成功。还有就是1995年9月在烟台我们举办了“首届职教仪器设备展”。最近的就是2012年11月昆山会,办的是“国际教学新仪器新设备展览会”, 规模很大,但是没算到正式届数里去。
答:展会的主办方最初是教育部生产供应管理局,是行政主办。从1984年2月宁波会开始交给中国教学仪器总公司主办,具体工作由总公司做,生产管理处也参与,负责监督。从1989年4月第18届成都会起,由总公司与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共同主办。从1990年南昌会开始,总公司又单独连续举办了三届。从1991年10月广汉会开始,又是完全由行业协会主办,一直至今。
答:从1991年10月广汉会开始,展会完全交由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真正地做到了对各个地区的厂商都一视同仁,不能说跟哪个省市关系好,就把它们排到前面去,这样不公平。所以行业协会从第一次主办展会开始就实行大区轮换制。比如1991年的广汉会,这次是华北区的厂家排在最先,然后依次为东北区、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最后是西北区。那么下一届杭州会就是把东北区排在最前面,而上届最前面的华北区就排到最后去了,六届一轮换。这样每个大区都有机会排在最好的位置,当然也会排在最后的位置。
但从2002年4月21日的成都会开始,我们的展位排序也有一些变化。我们制定的区域轮换制度,除了大区与大区间的轮换,大区内部也进行轮换。因为华东区是大区,校办厂比较多,所以华东区就有意见了:西北区没几个厂,也这么轮换,我们华东区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宁波、青岛九个省市,多少年才能轮换一轮呢?打个比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这五个省市吧,第一轮,也就是这六届全是北京打头,第二个大轮回就是天津打头,也是连续六届,完了再一次河北打头,山西打头,内蒙古打头。而华东区是九个单位,什么时候才能轮换过来,所以华东区应该分两半。行业协会觉得华东区提出的这个意见可以采纳,所以从这次成都会开始,把华东区分了两部分,上海、江苏、浙江、宁波算是华东一区,安徽、福建、江西、山东、青岛算是华东二区。把华东一区和华东二区算为两个大区,这样大区内省市轮换占好展位的机会就多了。因为西北区没几个大厂,我们就把西南和西北合并了,这样就变为华北区、东北区、华东一区、华东二区、中南区、西南西北区,还是六个大区,六届一轮换。
答:1992年10月13日在大连召开的第25届展示会没有设展厅,这也是装备展唯一一次不设展厅。为什么不设展厅呢?当时已经举办过24届展示会,有的厂商就向我们反映,我们的展品托运过去,要花很多钱,费很多精力,能不能只参会不带展品呢?我们大家商量,并听取了省里的意见,决定尝试一下。结果发现只开会不展出的做法根本不行,厂商只带供货目录不带展品来,对订货影响很大。因为需方看不到产品,根本不敢订货。所以这次展会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以后展会还是要一年两次,并且一定要带着展品来。
答:按照产品代码编制《参展产品目录》是一个重大的进步,这实际上是各地政府采购招标活动中参与投标企业的“准入证”,可以给订货提供方便,需方根据上面的产品分类代码就能直接找到这个产品。但在分类代码出现之前,仅凭这个产品目录还是很难找到所要购买的产品。这个产品代码是依据国家标准GB7635-87《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制定的。我们根据GB7635-87的要求,用了整整一个夏天的时间,根据配备目录、各厂家的供货目录进行编排,将产品代码跟国标衔接起来,做出一套自己行业的标准代码。国标要求各行业扩展代码不能与国标产生冲突。我们本着这个原则,既不冲突,又要扩展,做出了《全国教学仪器设备产品分类与代码表》,于1993年6月18日开始印发,在1993年10月郑州秋季全国普教仪器供应工作会上试用。这个目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将产品集中在一起进行分类,每个产品都有各自的代码。比如说感应起电机,所有生产感应起电机的企业都集中到这几页中去了,一查感应起电机,有哪些厂家生产,报价多少,一目了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后来经过多年试用、几经修改,形成行业标准,提交到教育部发布实施,成为教育部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部颁标准,现在还在使用。
答:最初办展会,档次是比较低的,那时候还没有标准展位,都是大通铺式的。整个展馆内展位都是连起来的,每个参展单位展台的宽窄都是固定的,基本是半米。展台长度根据参展单位的要求来分割,比如5米、10米。第1届到第29届基本上是大通铺,主要是为了省钱,能展示展品就行。以前我们展示会也不办开幕式,主要就是为了节省。
答:1994年10月成都会时,只有定点厂开始使用标准展位。从1995年4月21日在昆明举办的第30届展会开始,全部展商都使用标准展位了。虽然以前的大通铺展位很简陋,但还是能满足基本的订货需求。可以说,从这届展会启用标准展位之后,展示会的档次一下就提升起来了。
答:1996年10月12日在重庆召开的秋季全国教学仪器设备生产供应工作会,即第33届展示会开始有外企参展了,主要有美国、德国、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的厂商参展,设特展展位。但此后不是每届展会都有外企参展,是陆续有参展的。
答:因为那时我们与世界教具联合会联系比较密切,多次到世界各地参加教具博览会,世教联也希望能够加入进来。当时我们也有与外企合资建厂的意愿,但一直也没做成。这次有外商开始参展,等于建立了联系,搭一个桥,让大家也看一看国外产品的发展水平。
答:1997年6月18日,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发布了《全国教学仪器设备展示订货会管理办法》(教备司[1997]82号文件)。这个管理办法在整个展会工作中是最具有政策指导性的法规文件。当然,这个管理办法基本上就是按照我们办展会的日常做法总结出来的,出台这个管理办法的意义就是以文件法规的形式把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化,我们按这个管理办法把不符合规定的参展情况都给捋顺了。第一是规范各参展企业,对企业来说,管理办法是一种约束。第二对展会的组织方,也就是对行业协会来说也是一种约束。比如,需方订货到货后,发现产品不合格,那么主办方要负责协助需方督促供方履行“三包”义务。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我们会取消该厂商的参展资格。只有通过审查的产品,才可以进《参展产品目录》,否则无法参展。
答:以前有国家教委定点厂。因为校办厂比较多,所以要挑实力比较雄厚、产品质量比较好的校办厂作为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生产定点厂。当时我们分成几路人马下去审查,最后确定了一百多家校办厂作为定点厂。定点厂对于厂家来说是一种荣誉,就跟发一个奖似的,因为这个影响是很大的。为争取成为定点厂,很多校办厂都主动进行整顿提高,这就促使校办厂的办厂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大家也比较信任这些定点厂,因为定点厂不会生产伪劣产品。20世纪90年代我们在分展位的时候,为了突出定点厂的优质产品,会把它们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但随着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定点厂也有变化,有的定点厂逐渐衰落了,甚至后建成的一些厂子比定点厂还好。后来规定政府机关不许搞定点厂了,尤其中央明文规定要政企分开。当时也有一些企业向我们反映:“定点厂还不如我们呢,为什么把它们放前面呀?”后来我们根据多方考虑,从第42届开始,也就是从2001年4月19日的郑州会开始,就把定点厂优先分展位给取消了。
答:早期的展会一般都是6天,安排是报到2天,展示3天,疏散1天,一共6天。从2007年10月11日的第54届武汉会开。